大腦不會自動求真,也不會求樂,

它會把求存放在它的第一要務,這是天生下來的自然法則,

依照這個法則會造成對於損失感特別關注,

假如去賭場賭錢,一個情形是贏了一百元,另一個是輸了一百元,

那麼請贏錢的那個離開賭場會比較容易,但是輸錢的那個要請他離開會相對困難許多,

也就是因為這個因素,社會會呈現一個一直覺得哪裡不足,然後持續進步的力量,

但是缺點就是會不快樂,因為專注的點都在不足的那個地方,

感情上面也容易呈現這種情形,

當擁有的時候快樂的程度也許跟失去的悲傷程度不會相同,

失去的悲傷通常程度高得多。

-----------------------------------------------------------------------------------

緊急情況的時候,大腦會有一個機制阻斷血流往理性區塊前進,

會以直覺,情緒,感性的那一方面去做對抗,

為了立即快速反應,

另一方面是感性方面常會刺激到更大的能量以及超出自我極限的行動,

但這是可以訓練的,類似去敏化的訓練,同一個情形不斷地刺激,

直到習慣之後,在遇到一樣的情況的時候,自然會利用到理性的做法來處理問題。

-------------------------------------------------------------------------------------

我的問題是,因為極度的思念感導致強烈的想要對話,

但是拉扯的那一邊表示不可以,對方不願意而去施壓只會造成反效果,

產生矛盾感之後造成痛苦,簡單來說就是想要做什麼,但是又阻止自己去做,

如果思考模式只走兩側極端的話,就不會有痛苦,

1.想去說什麼就直接走過去擋住去路,問完問題逼迫回應,直到得出合理的邏輯答案;

2.或是完全放棄讓一切如流水一般的過去,反正本來就是來來去去沒有一定要怎麼樣,

但是整個交流模式會變成強烈的不平衡狀態,

老是選擇1.的選項,可能造成極大壓力,造成巨大衝突,但剩下的也許可以留一輩子,

老是選擇2.的選項,自己將會永遠都無法把握住那個你心目中最想要的感覺,

可惜世界總不是二分法這麼簡單。

--------------------------------------------------------------------------------

1.強烈的損失感造成的憂鬱,損失了以為可以相處一輩子的人而且瞬間兩個。

2.強烈的矛盾感造成的憂鬱,自以為可以簡單好好講到彼此理解但是卻無法。

--------------------------------------------------------------------------------

解決方式:無

也只能維持最低能存在於世界上的情緒程度了。

--------------------------------------------------------------------------------

或是專注於現在所擁有的,但是這不是大腦的天性阿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死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